在许多人眼中有着些许“神秘”色彩的庭审现场,在开通“网上法院”后,市民不仅可以在网上预约立案,还可以通过庭审远程直播系统,在家轻点鼠标就可以收看庭审现场情况。庭审系统还将连接市民广场大屏幕,让市民在广场上通过大屏幕就能看见庭审情况,另外 ,执行公告发布的“老赖”名单也将在大屏幕上滚动播出……以西海岸新区批复作为新起点 ,黄岛区人民法院全力打造“阳光法院”、“亲民法院”,为实施海洋战略、率先蓝色跨越、建设美丽新区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阳光法院”——市民上网看庭审
记者从黄岛区人民法院了解到,在司法公开方式上,黄岛区人民法院着重利用信息化科学技术手段。“黄岛区人民法院司法公开网”已开始运行。登录 http://www.hdfy.gov.cn,在“司法公开”一栏,设置了立案公开、庭审公开、执行公开、听证公开、文书公开、审务公开。点开“立案公开”,可以查询到最新立案的案号,时间、承办部门、电话及案件进展。在“庭审公开”中,可以点击开庭时间、案由及是否公开开庭等。黄岛区人员法院工作人员介绍说,“裁判文书公开平台正在完善中,依法应当公开的生效裁判文书要逐步实现全部上网,方便公众检索。执行信息公开平台也健全了执行短信告知、申请执行人会商、失信被执行人曝光、执行日志等制度。”
“司法公开是司法自信的表现,是司法公信的保障。法院将司法公正作为重点工作,推进司法公开,坚持公开促公正,并在公开理念、公开内容、公开方式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做法。”黄岛区人民法院院长王光金表示。不断完善的网上法院系统可以为市民提供网上预约立案、裁判文书检索、案件进度查询、诉讼指南、审判信息等查询、咨询服务。
另外,黄岛区人民法院正在逐步建设庭审远程直播系统。“借助科技化法庭设备,将庭审视频传输到网站上,然后市民可以通过点击网站‘庭审现场’板块收看庭审情况。在每个法庭都设置了功能完善、内容完备的电子触摸屏,方便到庭的市民查阅审判信息。”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法院正在协调相关部门,将庭审系统数据信息连接到市民广场上的大屏幕,到时市民在市民广场大屏幕上就能看到庭审现场情况,扩展社会旁听的范围。
“亲民法院”——巡回法庭走到田间地头
近日,黄岛区人民法院受理了一起赡养案件,原告是两位80多岁的老人。审理过程中,法官通过走访和交谈发现老人诉讼的主要目的只是想让孩子常回家看看,这也是当前赡养纠纷案件普遍隐含的现实问题。
年迈的老人来往法庭并不方便,主审法官将法庭搬到原、被告所居住的社区,利用假日开庭审理此案。在法官的劝说下,老人和5名子女达成调解意见。庭审结束后,主审法官接着为居民举办了“百善孝为先”的法律讲座。
据介绍,黄岛区人民法院现在共管辖27个镇(街道 、园区),总人口171万。为更加方便群众诉讼,在不设法庭的乡镇、办事处设立巡回法庭,定期派法官前去办案。今年1月至6月,法院巡回开庭审理案件280余件,到当事人家中,到田间地头办案。法官还根据农村的作息规律,充分利用早、午、晚群众在家的时机,进行送达、调查、调解工作,不误农活,方便群众。
黄岛区人民法院院长王光金在谈到“亲民法院”品牌时说,“要让法官和群众贴得更近一些。人民法院各项工作都是为了人民群众,也一定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要坚持工作重心下移,法官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要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锻炼法官的基础阵地 ,引导法官在同群众朝夕相处中增进感情、增强服务群众本领。”
——本文载于2014年7月4日《半岛都市报》X2版
在许多人眼中有着些许“神秘”色彩的庭审现场,在开通“网上法院”后,市民不仅可以在网上预约立案,还可以通过庭审远程直播系统,在家轻点鼠标就可以收看庭审现场情况。庭审系统还将连接市民广场大屏幕,让市民在广场上通过大屏幕就能看见庭审情况,另外 ,执行公告发布的“老赖”名单也将在大屏幕上滚动播出……以西海岸新区批复作为新起点 ,黄岛区人民法院全力打造“阳光法院”、“亲民法院”,为实施海洋战略、率先蓝色跨越、建设美丽新区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阳光法院”——市民上网看庭审
记者从黄岛区人民法院了解到,在司法公开方式上,黄岛区人民法院着重利用信息化科学技术手段。“黄岛区人民法院司法公开网”已开始运行。登录 http://www.hdfy.gov.cn,在“司法公开”一栏,设置了立案公开、庭审公开、执行公开、听证公开、文书公开、审务公开。点开“立案公开”,可以查询到最新立案的案号,时间、承办部门、电话及案件进展。在“庭审公开”中,可以点击开庭时间、案由及是否公开开庭等。黄岛区人员法院工作人员介绍说,“裁判文书公开平台正在完善中,依法应当公开的生效裁判文书要逐步实现全部上网,方便公众检索。执行信息公开平台也健全了执行短信告知、申请执行人会商、失信被执行人曝光、执行日志等制度。”
“司法公开是司法自信的表现,是司法公信的保障。法院将司法公正作为重点工作,推进司法公开,坚持公开促公正,并在公开理念、公开内容、公开方式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做法。”黄岛区人民法院院长王光金表示。不断完善的网上法院系统可以为市民提供网上预约立案、裁判文书检索、案件进度查询、诉讼指南、审判信息等查询、咨询服务。
另外,黄岛区人民法院正在逐步建设庭审远程直播系统。“借助科技化法庭设备,将庭审视频传输到网站上,然后市民可以通过点击网站‘庭审现场’板块收看庭审情况。在每个法庭都设置了功能完善、内容完备的电子触摸屏,方便到庭的市民查阅审判信息。”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法院正在协调相关部门,将庭审系统数据信息连接到市民广场上的大屏幕,到时市民在市民广场大屏幕上就能看到庭审现场情况,扩展社会旁听的范围。
“亲民法院”——巡回法庭走到田间地头
近日,黄岛区人民法院受理了一起赡养案件,原告是两位80多岁的老人。审理过程中,法官通过走访和交谈发现老人诉讼的主要目的只是想让孩子常回家看看,这也是当前赡养纠纷案件普遍隐含的现实问题。
年迈的老人来往法庭并不方便,主审法官将法庭搬到原、被告所居住的社区,利用假日开庭审理此案。在法官的劝说下,老人和5名子女达成调解意见。庭审结束后,主审法官接着为居民举办了“百善孝为先”的法律讲座。
据介绍,黄岛区人民法院现在共管辖27个镇(街道 、园区),总人口171万。为更加方便群众诉讼,在不设法庭的乡镇、办事处设立巡回法庭,定期派法官前去办案。今年1月至6月,法院巡回开庭审理案件280余件,到当事人家中,到田间地头办案。法官还根据农村的作息规律,充分利用早、午、晚群众在家的时机,进行送达、调查、调解工作,不误农活,方便群众。
黄岛区人民法院院长王光金在谈到“亲民法院”品牌时说,“要让法官和群众贴得更近一些。人民法院各项工作都是为了人民群众,也一定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要坚持工作重心下移,法官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要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锻炼法官的基础阵地 ,引导法官在同群众朝夕相处中增进感情、增强服务群众本领。”
——本文载于2014年7月4日《半岛都市报》X2版
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
QINGDAO INTERMEDIATE PEOPLE'S COURT
在许多人眼中有着些许“神秘”色彩的庭审现场,在开通“网上法院”后,市民不仅可以在网上预约立案,还可以通过庭审远程直播系统,在家轻点鼠标就可以收看庭审现场情况。庭审系统还将连接市民广场大屏幕,让市民在广场上通过大屏幕就能看见庭审情况,另外 ,执行公告发布的“老赖”名单也将在大屏幕上滚动播出……以西海岸新区批复作为新起点 ,黄岛区人民法院全力打造“阳光法院”、“亲民法院”,为实施海洋战略、率先蓝色跨越、建设美丽新区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阳光法院”——市民上网看庭审
记者从黄岛区人民法院了解到,在司法公开方式上,黄岛区人民法院着重利用信息化科学技术手段。“黄岛区人民法院司法公开网”已开始运行。登录 http://www.hdfy.gov.cn,在“司法公开”一栏,设置了立案公开、庭审公开、执行公开、听证公开、文书公开、审务公开。点开“立案公开”,可以查询到最新立案的案号,时间、承办部门、电话及案件进展。在“庭审公开”中,可以点击开庭时间、案由及是否公开开庭等。黄岛区人员法院工作人员介绍说,“裁判文书公开平台正在完善中,依法应当公开的生效裁判文书要逐步实现全部上网,方便公众检索。执行信息公开平台也健全了执行短信告知、申请执行人会商、失信被执行人曝光、执行日志等制度。”
“司法公开是司法自信的表现,是司法公信的保障。法院将司法公正作为重点工作,推进司法公开,坚持公开促公正,并在公开理念、公开内容、公开方式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做法。”黄岛区人民法院院长王光金表示。不断完善的网上法院系统可以为市民提供网上预约立案、裁判文书检索、案件进度查询、诉讼指南、审判信息等查询、咨询服务。
另外,黄岛区人民法院正在逐步建设庭审远程直播系统。“借助科技化法庭设备,将庭审视频传输到网站上,然后市民可以通过点击网站‘庭审现场’板块收看庭审情况。在每个法庭都设置了功能完善、内容完备的电子触摸屏,方便到庭的市民查阅审判信息。”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法院正在协调相关部门,将庭审系统数据信息连接到市民广场上的大屏幕,到时市民在市民广场大屏幕上就能看到庭审现场情况,扩展社会旁听的范围。
“亲民法院”——巡回法庭走到田间地头
近日,黄岛区人民法院受理了一起赡养案件,原告是两位80多岁的老人。审理过程中,法官通过走访和交谈发现老人诉讼的主要目的只是想让孩子常回家看看,这也是当前赡养纠纷案件普遍隐含的现实问题。
年迈的老人来往法庭并不方便,主审法官将法庭搬到原、被告所居住的社区,利用假日开庭审理此案。在法官的劝说下,老人和5名子女达成调解意见。庭审结束后,主审法官接着为居民举办了“百善孝为先”的法律讲座。
据介绍,黄岛区人民法院现在共管辖27个镇(街道 、园区),总人口171万。为更加方便群众诉讼,在不设法庭的乡镇、办事处设立巡回法庭,定期派法官前去办案。今年1月至6月,法院巡回开庭审理案件280余件,到当事人家中,到田间地头办案。法官还根据农村的作息规律,充分利用早、午、晚群众在家的时机,进行送达、调查、调解工作,不误农活,方便群众。
黄岛区人民法院院长王光金在谈到“亲民法院”品牌时说,“要让法官和群众贴得更近一些。人民法院各项工作都是为了人民群众,也一定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要坚持工作重心下移,法官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要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锻炼法官的基础阵地 ,引导法官在同群众朝夕相处中增进感情、增强服务群众本领。”
——本文载于2014年7月4日《半岛都市报》X2版
在许多人眼中有着些许“神秘”色彩的庭审现场,在开通“网上法院”后,市民不仅可以在网上预约立案,还可以通过庭审远程直播系统,在家轻点鼠标就可以收看庭审现场情况。庭审系统还将连接市民广场大屏幕,让市民在广场上通过大屏幕就能看见庭审情况,另外 ,执行公告发布的“老赖”名单也将在大屏幕上滚动播出……以西海岸新区批复作为新起点 ,黄岛区人民法院全力打造“阳光法院”、“亲民法院”,为实施海洋战略、率先蓝色跨越、建设美丽新区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阳光法院”——市民上网看庭审
记者从黄岛区人民法院了解到,在司法公开方式上,黄岛区人民法院着重利用信息化科学技术手段。“黄岛区人民法院司法公开网”已开始运行。登录 http://www.hdfy.gov.cn,在“司法公开”一栏,设置了立案公开、庭审公开、执行公开、听证公开、文书公开、审务公开。点开“立案公开”,可以查询到最新立案的案号,时间、承办部门、电话及案件进展。在“庭审公开”中,可以点击开庭时间、案由及是否公开开庭等。黄岛区人员法院工作人员介绍说,“裁判文书公开平台正在完善中,依法应当公开的生效裁判文书要逐步实现全部上网,方便公众检索。执行信息公开平台也健全了执行短信告知、申请执行人会商、失信被执行人曝光、执行日志等制度。”
“司法公开是司法自信的表现,是司法公信的保障。法院将司法公正作为重点工作,推进司法公开,坚持公开促公正,并在公开理念、公开内容、公开方式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做法。”黄岛区人民法院院长王光金表示。不断完善的网上法院系统可以为市民提供网上预约立案、裁判文书检索、案件进度查询、诉讼指南、审判信息等查询、咨询服务。
另外,黄岛区人民法院正在逐步建设庭审远程直播系统。“借助科技化法庭设备,将庭审视频传输到网站上,然后市民可以通过点击网站‘庭审现场’板块收看庭审情况。在每个法庭都设置了功能完善、内容完备的电子触摸屏,方便到庭的市民查阅审判信息。”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法院正在协调相关部门,将庭审系统数据信息连接到市民广场上的大屏幕,到时市民在市民广场大屏幕上就能看到庭审现场情况,扩展社会旁听的范围。
“亲民法院”——巡回法庭走到田间地头
近日,黄岛区人民法院受理了一起赡养案件,原告是两位80多岁的老人。审理过程中,法官通过走访和交谈发现老人诉讼的主要目的只是想让孩子常回家看看,这也是当前赡养纠纷案件普遍隐含的现实问题。
年迈的老人来往法庭并不方便,主审法官将法庭搬到原、被告所居住的社区,利用假日开庭审理此案。在法官的劝说下,老人和5名子女达成调解意见。庭审结束后,主审法官接着为居民举办了“百善孝为先”的法律讲座。
据介绍,黄岛区人民法院现在共管辖27个镇(街道 、园区),总人口171万。为更加方便群众诉讼,在不设法庭的乡镇、办事处设立巡回法庭,定期派法官前去办案。今年1月至6月,法院巡回开庭审理案件280余件,到当事人家中,到田间地头办案。法官还根据农村的作息规律,充分利用早、午、晚群众在家的时机,进行送达、调查、调解工作,不误农活,方便群众。
黄岛区人民法院院长王光金在谈到“亲民法院”品牌时说,“要让法官和群众贴得更近一些。人民法院各项工作都是为了人民群众,也一定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要坚持工作重心下移,法官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要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锻炼法官的基础阵地 ,引导法官在同群众朝夕相处中增进感情、增强服务群众本领。”
——本文载于2014年7月4日《半岛都市报》X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