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进入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网站
 |  无障碍浏览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官方抖音

《半岛都市报》:黄岛区法院公开审理涉毒案件

2014年06月16日
作者:吕佼
打印 分享到:

  6月6日上午,黄岛区人民法院对8起贩毒案件12名被告人进行了集中公开宣判。12名被告人犯贩卖毒品罪分别被判处一年六个月至七年不等有期徒刑,并处七千元至三万元不等罚金 。记者看到,12名被告人中7人为80后,文化程度普遍不高 ,大多无业,且多数被告人有因抢劫、寻衅滋事等犯罪事实被判刑或吸毒被拘留的前科劣迹。毒品犯罪活动社会危害大,一直是刑事审判的打击重点,“6·26”国际禁毒日即将到来,黄岛区人民法院公开宣判以此震慑毒品犯罪。

  先后贩毒9次被判7年

  都说“三十而立”,但程某某在而立之年不仅一事无成,还因贩卖毒品入狱。2013年7月22日,程某某携带冰毒19包共计7.8克进行交易时被公安机关当场抓获,随后程某某协助公安机关将同伙陈某某一起抓获。经黄岛区人民法院审理查明,程某某先后贩毒9次,共计13.8克,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并处罚金三万元。

  程某某是此次黄岛区人民法院公开宣判的8起贩毒案件12名被告人中贩毒数量最多且次数最多的,受到的刑罚也最重。其同案犯陈某某涉嫌贩毒7次共计7.3克,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两万元。

  主审法官李刚解释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二百克以上不满一千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满五十克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不满二百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满十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量少次多危害不容小视

  此次黄岛法院公开审判案件中的被告人“以贩养吸”的情况较为普遍。2014年1月14日,丁某某给郭某打电话表示想要购买冰毒,郭某遂电话联系了管某某。管某某随后携带冰毒至黄岛区某停车场郭某所在的门卫室,向丁某某出售了冰毒0.3克,作为“中间介绍人”的郭某从中免费获取毒品吸食。此种行径的毒品交易进行了2次,数量共计0.6克,虽然并没有通过毒品获取金钱,但是郭某的此种行为还是让他以贩卖毒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 ,并处罚金人民币七千元。

  记者从此次公开宣判的8起贩毒案件中发现,被告人每次交易的毒品数量多的1克左右,少的0.1克,每次获取毒资几百元,但交易次数频繁,积少成多。且交易地点随意,从小区、宾馆、酒吧等封闭场所,到广场 、银行这样的开放性场所,都可能成为毒品交易地点。

  7人为80后且多有前科

  另外,此次宣判的12名被告人中,年龄最大的51岁,最小的25岁,有7人是80后 。值得注意的是,12名被告人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有2名被告甚至小学都没有毕业。且大多无业,常年混迹社会,结识的朋友身份复杂。记者看到,大部分被告人都有因抢劫、寻衅滋事、吸毒等犯罪事实被判刑或拘留的前科劣迹。

  ——本文载于2014年6月7日《半岛都市报》A11版

《半岛都市报》:黄岛区法院公开审理涉毒案件

来源:
2014年06月16日

  6月6日上午,黄岛区人民法院对8起贩毒案件12名被告人进行了集中公开宣判。12名被告人犯贩卖毒品罪分别被判处一年六个月至七年不等有期徒刑,并处七千元至三万元不等罚金 。记者看到,12名被告人中7人为80后,文化程度普遍不高 ,大多无业,且多数被告人有因抢劫、寻衅滋事等犯罪事实被判刑或吸毒被拘留的前科劣迹。毒品犯罪活动社会危害大,一直是刑事审判的打击重点,“6·26”国际禁毒日即将到来,黄岛区人民法院公开宣判以此震慑毒品犯罪。

  先后贩毒9次被判7年

  都说“三十而立”,但程某某在而立之年不仅一事无成,还因贩卖毒品入狱。2013年7月22日,程某某携带冰毒19包共计7.8克进行交易时被公安机关当场抓获,随后程某某协助公安机关将同伙陈某某一起抓获。经黄岛区人民法院审理查明,程某某先后贩毒9次,共计13.8克,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并处罚金三万元。

  程某某是此次黄岛区人民法院公开宣判的8起贩毒案件12名被告人中贩毒数量最多且次数最多的,受到的刑罚也最重。其同案犯陈某某涉嫌贩毒7次共计7.3克,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两万元。

  主审法官李刚解释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二百克以上不满一千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满五十克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不满二百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满十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量少次多危害不容小视

  此次黄岛法院公开审判案件中的被告人“以贩养吸”的情况较为普遍。2014年1月14日,丁某某给郭某打电话表示想要购买冰毒,郭某遂电话联系了管某某。管某某随后携带冰毒至黄岛区某停车场郭某所在的门卫室,向丁某某出售了冰毒0.3克,作为“中间介绍人”的郭某从中免费获取毒品吸食。此种行径的毒品交易进行了2次,数量共计0.6克,虽然并没有通过毒品获取金钱,但是郭某的此种行为还是让他以贩卖毒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 ,并处罚金人民币七千元。

  记者从此次公开宣判的8起贩毒案件中发现,被告人每次交易的毒品数量多的1克左右,少的0.1克,每次获取毒资几百元,但交易次数频繁,积少成多。且交易地点随意,从小区、宾馆、酒吧等封闭场所,到广场 、银行这样的开放性场所,都可能成为毒品交易地点。

  7人为80后且多有前科

  另外,此次宣判的12名被告人中,年龄最大的51岁,最小的25岁,有7人是80后 。值得注意的是,12名被告人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有2名被告甚至小学都没有毕业。且大多无业,常年混迹社会,结识的朋友身份复杂。记者看到,大部分被告人都有因抢劫、寻衅滋事、吸毒等犯罪事实被判刑或拘留的前科劣迹。

  ——本文载于2014年6月7日《半岛都市报》A11版

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

QINGDAO INTERMEDIATE PEOPLE'S COURT

《半岛都市报》:黄岛区法院公开审理涉毒案件

2014年06月16日
作者:吕佼
打印 分享到:

  6月6日上午,黄岛区人民法院对8起贩毒案件12名被告人进行了集中公开宣判。12名被告人犯贩卖毒品罪分别被判处一年六个月至七年不等有期徒刑,并处七千元至三万元不等罚金 。记者看到,12名被告人中7人为80后,文化程度普遍不高 ,大多无业,且多数被告人有因抢劫、寻衅滋事等犯罪事实被判刑或吸毒被拘留的前科劣迹。毒品犯罪活动社会危害大,一直是刑事审判的打击重点,“6·26”国际禁毒日即将到来,黄岛区人民法院公开宣判以此震慑毒品犯罪。

  先后贩毒9次被判7年

  都说“三十而立”,但程某某在而立之年不仅一事无成,还因贩卖毒品入狱。2013年7月22日,程某某携带冰毒19包共计7.8克进行交易时被公安机关当场抓获,随后程某某协助公安机关将同伙陈某某一起抓获。经黄岛区人民法院审理查明,程某某先后贩毒9次,共计13.8克,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并处罚金三万元。

  程某某是此次黄岛区人民法院公开宣判的8起贩毒案件12名被告人中贩毒数量最多且次数最多的,受到的刑罚也最重。其同案犯陈某某涉嫌贩毒7次共计7.3克,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两万元。

  主审法官李刚解释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二百克以上不满一千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满五十克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不满二百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满十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量少次多危害不容小视

  此次黄岛法院公开审判案件中的被告人“以贩养吸”的情况较为普遍。2014年1月14日,丁某某给郭某打电话表示想要购买冰毒,郭某遂电话联系了管某某。管某某随后携带冰毒至黄岛区某停车场郭某所在的门卫室,向丁某某出售了冰毒0.3克,作为“中间介绍人”的郭某从中免费获取毒品吸食。此种行径的毒品交易进行了2次,数量共计0.6克,虽然并没有通过毒品获取金钱,但是郭某的此种行为还是让他以贩卖毒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 ,并处罚金人民币七千元。

  记者从此次公开宣判的8起贩毒案件中发现,被告人每次交易的毒品数量多的1克左右,少的0.1克,每次获取毒资几百元,但交易次数频繁,积少成多。且交易地点随意,从小区、宾馆、酒吧等封闭场所,到广场 、银行这样的开放性场所,都可能成为毒品交易地点。

  7人为80后且多有前科

  另外,此次宣判的12名被告人中,年龄最大的51岁,最小的25岁,有7人是80后 。值得注意的是,12名被告人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有2名被告甚至小学都没有毕业。且大多无业,常年混迹社会,结识的朋友身份复杂。记者看到,大部分被告人都有因抢劫、寻衅滋事、吸毒等犯罪事实被判刑或拘留的前科劣迹。

  ——本文载于2014年6月7日《半岛都市报》A11版

《半岛都市报》:黄岛区法院公开审理涉毒案件

来源:
2014年06月16日

  6月6日上午,黄岛区人民法院对8起贩毒案件12名被告人进行了集中公开宣判。12名被告人犯贩卖毒品罪分别被判处一年六个月至七年不等有期徒刑,并处七千元至三万元不等罚金 。记者看到,12名被告人中7人为80后,文化程度普遍不高 ,大多无业,且多数被告人有因抢劫、寻衅滋事等犯罪事实被判刑或吸毒被拘留的前科劣迹。毒品犯罪活动社会危害大,一直是刑事审判的打击重点,“6·26”国际禁毒日即将到来,黄岛区人民法院公开宣判以此震慑毒品犯罪。

  先后贩毒9次被判7年

  都说“三十而立”,但程某某在而立之年不仅一事无成,还因贩卖毒品入狱。2013年7月22日,程某某携带冰毒19包共计7.8克进行交易时被公安机关当场抓获,随后程某某协助公安机关将同伙陈某某一起抓获。经黄岛区人民法院审理查明,程某某先后贩毒9次,共计13.8克,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并处罚金三万元。

  程某某是此次黄岛区人民法院公开宣判的8起贩毒案件12名被告人中贩毒数量最多且次数最多的,受到的刑罚也最重。其同案犯陈某某涉嫌贩毒7次共计7.3克,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两万元。

  主审法官李刚解释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二百克以上不满一千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满五十克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不满二百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满十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量少次多危害不容小视

  此次黄岛法院公开审判案件中的被告人“以贩养吸”的情况较为普遍。2014年1月14日,丁某某给郭某打电话表示想要购买冰毒,郭某遂电话联系了管某某。管某某随后携带冰毒至黄岛区某停车场郭某所在的门卫室,向丁某某出售了冰毒0.3克,作为“中间介绍人”的郭某从中免费获取毒品吸食。此种行径的毒品交易进行了2次,数量共计0.6克,虽然并没有通过毒品获取金钱,但是郭某的此种行为还是让他以贩卖毒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 ,并处罚金人民币七千元。

  记者从此次公开宣判的8起贩毒案件中发现,被告人每次交易的毒品数量多的1克左右,少的0.1克,每次获取毒资几百元,但交易次数频繁,积少成多。且交易地点随意,从小区、宾馆、酒吧等封闭场所,到广场 、银行这样的开放性场所,都可能成为毒品交易地点。

  7人为80后且多有前科

  另外,此次宣判的12名被告人中,年龄最大的51岁,最小的25岁,有7人是80后 。值得注意的是,12名被告人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有2名被告甚至小学都没有毕业。且大多无业,常年混迹社会,结识的朋友身份复杂。记者看到,大部分被告人都有因抢劫、寻衅滋事、吸毒等犯罪事实被判刑或拘留的前科劣迹。

  ——本文载于2014年6月7日《半岛都市报》A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