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进入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网站
 |  无障碍浏览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官方抖音

《青岛晚报》:小记者对话大法官开启普法版头脑风暴

2015年04月15日
作者:卢刚
打印 分享到:

  了解法庭的不同职能,普及岛城法制发展史,对话大法官开启安全成长大课堂……近日,青岛晚报小记者团“职场达人秀”系列创意行动重磅上阵、闪亮回归。受邀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来自青岛文登路小学的晚报小记者走进法院深入展开职业体验,在探秘审判流程、上岗变身小法官的同时,他们与少年审判庭大法官默契互动,精彩上演“危情时刻”情景剧,领衔开启“安全成长大课堂”。

  非常体验 小记者上岗“见习”小法官

  穿着鲜艳的红色马甲,戴着醒目的小记者证,文登路小学晚报小记者团队刚抵达法院,便受到了市中院法官和相关工作人员的热烈欢迎。在干脆利落的开场白之后,少审庭法官高广鹤便带领小记者们开展了令人期待的普法培训之旅。首先参观的是刑事科技法庭。走进审判区,正对着小记者们的三个居高临下的席位分别是审判长和审判员的席位,细心的小记者发现,这三个位子要比两侧的位子明显高出一截。“这代表了法律的至高无上。 ”高广鹤同样细心地解答小记者们的疑惑。

  真正的法官到底是什么感觉?带着对这份崇高职业的好奇和憧憬,小记者们纷纷坐上审判长和审判员的席位,来了一场有模有样的角色扮演,过足了当法官的瘾。接下来,小记者们又相继探访了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庭和圆桌法庭。“法官阿姨,为什么这里法官的座位和原告、被告的位置一样高呢?而且桌子是圆形的?”在圆桌法庭,席位设置的不同立刻引燃了小记者们的提问热情。原来,这样人性化的设置是为了减缓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紧张情绪。职业知识的普及令小记者们收获颇丰,他们一边认真听讲,一边抓紧时间发问,更不忘随时记录,专业程度已然变身半个小法官。

  青岛建置以来的法制发展进程是怎样的?带着这一研究性课题,小记者们又探访了市中院院史展,在了解法制发展史的同时,还惊喜地发现法官的服装在近几十年来的有趣变化。而这些理论加实践的互动式“培训课”,很顺利地让小记者们完成了“见习”小法官的职业体验。

  精彩对话 小记者开启安全成长大课堂

  “平安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在青岛中院一处庄重宽敞的会议室里,大屏幕上的这句话分外醒目、直入人心。在大家落座之后,高广鹤法官开启了小记者特供版的“安全成长大课堂”。 “在这里,平安成长包含两个方面:第一,是要自己平安、健康;第二,是要守法,不违法,这样才能不触犯法律,才能平平安安。 ”讲课伊始,高法官特别引用了《弟子规》中的一句经典格言———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请问哪位小记者能给我解释一下这几句话的意思? ”高法官的即时互动,再次调动起小记者们的发言热情。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身体受到伤害,父母会十分担忧,如果品德不好,触犯了法律,父母就会十分羞耻。所以我们既要爱护自己,不受伤害,更不能违反法律、伤害别人。 ”小记者王奕璇落落大方的表现和准确流畅的回答率先赢得高法官的点赞和小记者们的掌声。

  伴随生动热烈的互动,高法官从预防多方面伤害、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勇于对陌生人说NO等几个关键点向小记者们详细阐述了青少年如何识别犯罪行为、如何正确应对针对自身的犯罪行为以及如何做好自我防范和保护。同时,高法官也从专业的角度分析了针对青少年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和情境,并根据自身审判经历通过真实案件为同学们列举了犯罪嫌疑人针对青少年作案的惯用伎俩。重要而丰富的讲座内容,使一场 “安全成长课堂”俨然晋级普法版“头脑风暴”,也为小记者们拧紧了自我保护、安全成长的心弦。

  情景模拟 上演“危情时刻”领衔安全成长

  担心讲座不能让小学的小记者们形象理解,高法官又出妙招:现场召集人马演起了“模拟情景剧”。她首先设置了这样一个情景:一名成年犯罪嫌疑人用利器威胁一名小学生,勒索其财物,“碰到这种危急时刻应该怎么办? ”话音刚落,一只只小手便高高地举了起来。

  第一组上台的是两个男生,一名饰演“坏人”,一名饰演小学生。两位小记者的演技没得说,把大家都逗乐了,但“小学生”的表现却令人担忧,因为他始终不肯交出钱包。 “有没有同学有不同的表现? ”在高举的一片小手中,高法官这次选中了一名女生,面对凶神恶煞的“坏人”,小女生直接乖乖交出了钱包。 “到底哪种方式才能避免自己真正受到伤害呢? ”接下来,高法官亲自上阵,诠释了第三种可能性。面对台上的“坏人”的威胁,只见高法官眼疾手快,“嗖”地一声把钱包远远扔了出去,并趁“坏人”捡钱包的时候迅速跑走了。 “哇!原来要这样! ”只听台下恍然大悟的小记者们发出了阵阵赞叹,原来这才是面对危险时最佳的自我保护方式。

  “法官阿姨通过讲故事、编诗歌以及情景剧的方式让我们了解到身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也为我们传递了‘平安是最大的智慧’的成长能量。我相信通过这次职业体验活动,我们会用自己学到的法律知识领衔身边同龄人的安全成长! ”激动人心的职业体验结束后,同学们感受颇丰,小记者丁海辰在稿件中写出了许多青少年的心里话。

  ——本文载于2015年4月14日《青岛晚报》28版

《青岛晚报》:小记者对话大法官开启普法版头脑风暴

来源:
2015年04月15日

  了解法庭的不同职能,普及岛城法制发展史,对话大法官开启安全成长大课堂……近日,青岛晚报小记者团“职场达人秀”系列创意行动重磅上阵、闪亮回归。受邀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来自青岛文登路小学的晚报小记者走进法院深入展开职业体验,在探秘审判流程、上岗变身小法官的同时,他们与少年审判庭大法官默契互动,精彩上演“危情时刻”情景剧,领衔开启“安全成长大课堂”。

  非常体验 小记者上岗“见习”小法官

  穿着鲜艳的红色马甲,戴着醒目的小记者证,文登路小学晚报小记者团队刚抵达法院,便受到了市中院法官和相关工作人员的热烈欢迎。在干脆利落的开场白之后,少审庭法官高广鹤便带领小记者们开展了令人期待的普法培训之旅。首先参观的是刑事科技法庭。走进审判区,正对着小记者们的三个居高临下的席位分别是审判长和审判员的席位,细心的小记者发现,这三个位子要比两侧的位子明显高出一截。“这代表了法律的至高无上。 ”高广鹤同样细心地解答小记者们的疑惑。

  真正的法官到底是什么感觉?带着对这份崇高职业的好奇和憧憬,小记者们纷纷坐上审判长和审判员的席位,来了一场有模有样的角色扮演,过足了当法官的瘾。接下来,小记者们又相继探访了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庭和圆桌法庭。“法官阿姨,为什么这里法官的座位和原告、被告的位置一样高呢?而且桌子是圆形的?”在圆桌法庭,席位设置的不同立刻引燃了小记者们的提问热情。原来,这样人性化的设置是为了减缓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紧张情绪。职业知识的普及令小记者们收获颇丰,他们一边认真听讲,一边抓紧时间发问,更不忘随时记录,专业程度已然变身半个小法官。

  青岛建置以来的法制发展进程是怎样的?带着这一研究性课题,小记者们又探访了市中院院史展,在了解法制发展史的同时,还惊喜地发现法官的服装在近几十年来的有趣变化。而这些理论加实践的互动式“培训课”,很顺利地让小记者们完成了“见习”小法官的职业体验。

  精彩对话 小记者开启安全成长大课堂

  “平安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在青岛中院一处庄重宽敞的会议室里,大屏幕上的这句话分外醒目、直入人心。在大家落座之后,高广鹤法官开启了小记者特供版的“安全成长大课堂”。 “在这里,平安成长包含两个方面:第一,是要自己平安、健康;第二,是要守法,不违法,这样才能不触犯法律,才能平平安安。 ”讲课伊始,高法官特别引用了《弟子规》中的一句经典格言———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请问哪位小记者能给我解释一下这几句话的意思? ”高法官的即时互动,再次调动起小记者们的发言热情。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身体受到伤害,父母会十分担忧,如果品德不好,触犯了法律,父母就会十分羞耻。所以我们既要爱护自己,不受伤害,更不能违反法律、伤害别人。 ”小记者王奕璇落落大方的表现和准确流畅的回答率先赢得高法官的点赞和小记者们的掌声。

  伴随生动热烈的互动,高法官从预防多方面伤害、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勇于对陌生人说NO等几个关键点向小记者们详细阐述了青少年如何识别犯罪行为、如何正确应对针对自身的犯罪行为以及如何做好自我防范和保护。同时,高法官也从专业的角度分析了针对青少年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和情境,并根据自身审判经历通过真实案件为同学们列举了犯罪嫌疑人针对青少年作案的惯用伎俩。重要而丰富的讲座内容,使一场 “安全成长课堂”俨然晋级普法版“头脑风暴”,也为小记者们拧紧了自我保护、安全成长的心弦。

  情景模拟 上演“危情时刻”领衔安全成长

  担心讲座不能让小学的小记者们形象理解,高法官又出妙招:现场召集人马演起了“模拟情景剧”。她首先设置了这样一个情景:一名成年犯罪嫌疑人用利器威胁一名小学生,勒索其财物,“碰到这种危急时刻应该怎么办? ”话音刚落,一只只小手便高高地举了起来。

  第一组上台的是两个男生,一名饰演“坏人”,一名饰演小学生。两位小记者的演技没得说,把大家都逗乐了,但“小学生”的表现却令人担忧,因为他始终不肯交出钱包。 “有没有同学有不同的表现? ”在高举的一片小手中,高法官这次选中了一名女生,面对凶神恶煞的“坏人”,小女生直接乖乖交出了钱包。 “到底哪种方式才能避免自己真正受到伤害呢? ”接下来,高法官亲自上阵,诠释了第三种可能性。面对台上的“坏人”的威胁,只见高法官眼疾手快,“嗖”地一声把钱包远远扔了出去,并趁“坏人”捡钱包的时候迅速跑走了。 “哇!原来要这样! ”只听台下恍然大悟的小记者们发出了阵阵赞叹,原来这才是面对危险时最佳的自我保护方式。

  “法官阿姨通过讲故事、编诗歌以及情景剧的方式让我们了解到身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也为我们传递了‘平安是最大的智慧’的成长能量。我相信通过这次职业体验活动,我们会用自己学到的法律知识领衔身边同龄人的安全成长! ”激动人心的职业体验结束后,同学们感受颇丰,小记者丁海辰在稿件中写出了许多青少年的心里话。

  ——本文载于2015年4月14日《青岛晚报》28版

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

QINGDAO INTERMEDIATE PEOPLE'S COURT

《青岛晚报》:小记者对话大法官开启普法版头脑风暴

2015年04月15日
作者:卢刚
打印 分享到:

  了解法庭的不同职能,普及岛城法制发展史,对话大法官开启安全成长大课堂……近日,青岛晚报小记者团“职场达人秀”系列创意行动重磅上阵、闪亮回归。受邀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来自青岛文登路小学的晚报小记者走进法院深入展开职业体验,在探秘审判流程、上岗变身小法官的同时,他们与少年审判庭大法官默契互动,精彩上演“危情时刻”情景剧,领衔开启“安全成长大课堂”。

  非常体验 小记者上岗“见习”小法官

  穿着鲜艳的红色马甲,戴着醒目的小记者证,文登路小学晚报小记者团队刚抵达法院,便受到了市中院法官和相关工作人员的热烈欢迎。在干脆利落的开场白之后,少审庭法官高广鹤便带领小记者们开展了令人期待的普法培训之旅。首先参观的是刑事科技法庭。走进审判区,正对着小记者们的三个居高临下的席位分别是审判长和审判员的席位,细心的小记者发现,这三个位子要比两侧的位子明显高出一截。“这代表了法律的至高无上。 ”高广鹤同样细心地解答小记者们的疑惑。

  真正的法官到底是什么感觉?带着对这份崇高职业的好奇和憧憬,小记者们纷纷坐上审判长和审判员的席位,来了一场有模有样的角色扮演,过足了当法官的瘾。接下来,小记者们又相继探访了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庭和圆桌法庭。“法官阿姨,为什么这里法官的座位和原告、被告的位置一样高呢?而且桌子是圆形的?”在圆桌法庭,席位设置的不同立刻引燃了小记者们的提问热情。原来,这样人性化的设置是为了减缓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紧张情绪。职业知识的普及令小记者们收获颇丰,他们一边认真听讲,一边抓紧时间发问,更不忘随时记录,专业程度已然变身半个小法官。

  青岛建置以来的法制发展进程是怎样的?带着这一研究性课题,小记者们又探访了市中院院史展,在了解法制发展史的同时,还惊喜地发现法官的服装在近几十年来的有趣变化。而这些理论加实践的互动式“培训课”,很顺利地让小记者们完成了“见习”小法官的职业体验。

  精彩对话 小记者开启安全成长大课堂

  “平安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在青岛中院一处庄重宽敞的会议室里,大屏幕上的这句话分外醒目、直入人心。在大家落座之后,高广鹤法官开启了小记者特供版的“安全成长大课堂”。 “在这里,平安成长包含两个方面:第一,是要自己平安、健康;第二,是要守法,不违法,这样才能不触犯法律,才能平平安安。 ”讲课伊始,高法官特别引用了《弟子规》中的一句经典格言———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请问哪位小记者能给我解释一下这几句话的意思? ”高法官的即时互动,再次调动起小记者们的发言热情。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身体受到伤害,父母会十分担忧,如果品德不好,触犯了法律,父母就会十分羞耻。所以我们既要爱护自己,不受伤害,更不能违反法律、伤害别人。 ”小记者王奕璇落落大方的表现和准确流畅的回答率先赢得高法官的点赞和小记者们的掌声。

  伴随生动热烈的互动,高法官从预防多方面伤害、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勇于对陌生人说NO等几个关键点向小记者们详细阐述了青少年如何识别犯罪行为、如何正确应对针对自身的犯罪行为以及如何做好自我防范和保护。同时,高法官也从专业的角度分析了针对青少年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和情境,并根据自身审判经历通过真实案件为同学们列举了犯罪嫌疑人针对青少年作案的惯用伎俩。重要而丰富的讲座内容,使一场 “安全成长课堂”俨然晋级普法版“头脑风暴”,也为小记者们拧紧了自我保护、安全成长的心弦。

  情景模拟 上演“危情时刻”领衔安全成长

  担心讲座不能让小学的小记者们形象理解,高法官又出妙招:现场召集人马演起了“模拟情景剧”。她首先设置了这样一个情景:一名成年犯罪嫌疑人用利器威胁一名小学生,勒索其财物,“碰到这种危急时刻应该怎么办? ”话音刚落,一只只小手便高高地举了起来。

  第一组上台的是两个男生,一名饰演“坏人”,一名饰演小学生。两位小记者的演技没得说,把大家都逗乐了,但“小学生”的表现却令人担忧,因为他始终不肯交出钱包。 “有没有同学有不同的表现? ”在高举的一片小手中,高法官这次选中了一名女生,面对凶神恶煞的“坏人”,小女生直接乖乖交出了钱包。 “到底哪种方式才能避免自己真正受到伤害呢? ”接下来,高法官亲自上阵,诠释了第三种可能性。面对台上的“坏人”的威胁,只见高法官眼疾手快,“嗖”地一声把钱包远远扔了出去,并趁“坏人”捡钱包的时候迅速跑走了。 “哇!原来要这样! ”只听台下恍然大悟的小记者们发出了阵阵赞叹,原来这才是面对危险时最佳的自我保护方式。

  “法官阿姨通过讲故事、编诗歌以及情景剧的方式让我们了解到身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也为我们传递了‘平安是最大的智慧’的成长能量。我相信通过这次职业体验活动,我们会用自己学到的法律知识领衔身边同龄人的安全成长! ”激动人心的职业体验结束后,同学们感受颇丰,小记者丁海辰在稿件中写出了许多青少年的心里话。

  ——本文载于2015年4月14日《青岛晚报》28版

《青岛晚报》:小记者对话大法官开启普法版头脑风暴

来源:
2015年04月15日

  了解法庭的不同职能,普及岛城法制发展史,对话大法官开启安全成长大课堂……近日,青岛晚报小记者团“职场达人秀”系列创意行动重磅上阵、闪亮回归。受邀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来自青岛文登路小学的晚报小记者走进法院深入展开职业体验,在探秘审判流程、上岗变身小法官的同时,他们与少年审判庭大法官默契互动,精彩上演“危情时刻”情景剧,领衔开启“安全成长大课堂”。

  非常体验 小记者上岗“见习”小法官

  穿着鲜艳的红色马甲,戴着醒目的小记者证,文登路小学晚报小记者团队刚抵达法院,便受到了市中院法官和相关工作人员的热烈欢迎。在干脆利落的开场白之后,少审庭法官高广鹤便带领小记者们开展了令人期待的普法培训之旅。首先参观的是刑事科技法庭。走进审判区,正对着小记者们的三个居高临下的席位分别是审判长和审判员的席位,细心的小记者发现,这三个位子要比两侧的位子明显高出一截。“这代表了法律的至高无上。 ”高广鹤同样细心地解答小记者们的疑惑。

  真正的法官到底是什么感觉?带着对这份崇高职业的好奇和憧憬,小记者们纷纷坐上审判长和审判员的席位,来了一场有模有样的角色扮演,过足了当法官的瘾。接下来,小记者们又相继探访了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庭和圆桌法庭。“法官阿姨,为什么这里法官的座位和原告、被告的位置一样高呢?而且桌子是圆形的?”在圆桌法庭,席位设置的不同立刻引燃了小记者们的提问热情。原来,这样人性化的设置是为了减缓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紧张情绪。职业知识的普及令小记者们收获颇丰,他们一边认真听讲,一边抓紧时间发问,更不忘随时记录,专业程度已然变身半个小法官。

  青岛建置以来的法制发展进程是怎样的?带着这一研究性课题,小记者们又探访了市中院院史展,在了解法制发展史的同时,还惊喜地发现法官的服装在近几十年来的有趣变化。而这些理论加实践的互动式“培训课”,很顺利地让小记者们完成了“见习”小法官的职业体验。

  精彩对话 小记者开启安全成长大课堂

  “平安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在青岛中院一处庄重宽敞的会议室里,大屏幕上的这句话分外醒目、直入人心。在大家落座之后,高广鹤法官开启了小记者特供版的“安全成长大课堂”。 “在这里,平安成长包含两个方面:第一,是要自己平安、健康;第二,是要守法,不违法,这样才能不触犯法律,才能平平安安。 ”讲课伊始,高法官特别引用了《弟子规》中的一句经典格言———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请问哪位小记者能给我解释一下这几句话的意思? ”高法官的即时互动,再次调动起小记者们的发言热情。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身体受到伤害,父母会十分担忧,如果品德不好,触犯了法律,父母就会十分羞耻。所以我们既要爱护自己,不受伤害,更不能违反法律、伤害别人。 ”小记者王奕璇落落大方的表现和准确流畅的回答率先赢得高法官的点赞和小记者们的掌声。

  伴随生动热烈的互动,高法官从预防多方面伤害、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勇于对陌生人说NO等几个关键点向小记者们详细阐述了青少年如何识别犯罪行为、如何正确应对针对自身的犯罪行为以及如何做好自我防范和保护。同时,高法官也从专业的角度分析了针对青少年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和情境,并根据自身审判经历通过真实案件为同学们列举了犯罪嫌疑人针对青少年作案的惯用伎俩。重要而丰富的讲座内容,使一场 “安全成长课堂”俨然晋级普法版“头脑风暴”,也为小记者们拧紧了自我保护、安全成长的心弦。

  情景模拟 上演“危情时刻”领衔安全成长

  担心讲座不能让小学的小记者们形象理解,高法官又出妙招:现场召集人马演起了“模拟情景剧”。她首先设置了这样一个情景:一名成年犯罪嫌疑人用利器威胁一名小学生,勒索其财物,“碰到这种危急时刻应该怎么办? ”话音刚落,一只只小手便高高地举了起来。

  第一组上台的是两个男生,一名饰演“坏人”,一名饰演小学生。两位小记者的演技没得说,把大家都逗乐了,但“小学生”的表现却令人担忧,因为他始终不肯交出钱包。 “有没有同学有不同的表现? ”在高举的一片小手中,高法官这次选中了一名女生,面对凶神恶煞的“坏人”,小女生直接乖乖交出了钱包。 “到底哪种方式才能避免自己真正受到伤害呢? ”接下来,高法官亲自上阵,诠释了第三种可能性。面对台上的“坏人”的威胁,只见高法官眼疾手快,“嗖”地一声把钱包远远扔了出去,并趁“坏人”捡钱包的时候迅速跑走了。 “哇!原来要这样! ”只听台下恍然大悟的小记者们发出了阵阵赞叹,原来这才是面对危险时最佳的自我保护方式。

  “法官阿姨通过讲故事、编诗歌以及情景剧的方式让我们了解到身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也为我们传递了‘平安是最大的智慧’的成长能量。我相信通过这次职业体验活动,我们会用自己学到的法律知识领衔身边同龄人的安全成长! ”激动人心的职业体验结束后,同学们感受颇丰,小记者丁海辰在稿件中写出了许多青少年的心里话。

  ——本文载于2015年4月14日《青岛晚报》2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