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报道我省法院亮点工作
山东推进智慧法院建设 “24小时法院”不打烊
人民网济南2月16日电(宋翠) 记者从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了解到,2018年,该院组织开发了网上立案、网上预交诉讼费、网上申请退还诉讼费的智能化系统并在全省法院推开,建成“24小时法院”,智慧法院建设取得实质性成效。
2018年6月1日,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开通了山东法院电子诉讼服务平台,大力推行网上立案,率先实现了三级法院同步“网上缴费”功能。全省各级法院普遍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网上立案自助服务区,配备外网电脑、一体机、高拍仪等专业设备,有效解决现场立案等候时间长的弊端。同时,全力推进网上卷宗流转,实现网上网下“两遍事”向网上全流转过度,网上立案后不再使用纸质材料流转。如青岛崂山法院提供自助扫描设备,当事人可自助扫描诉讼材料同步转换成电子数据生成二维码,立案庭提取二维码即可完成网上立案,通过自动编目技术同步生成电子卷宗流转,提高立案审判效率。
网上立案让当事人足不出户即可完成网上立案、网上缴费、网上退费、材料提交等诉讼事务,最大限度地减轻当事人诉累。据统计,去年全省法院网上立案35.65万件,13.48万件实现网上交费;按照“胜诉先退、应退尽退、一次退清”的要求,全省法院退费8.9亿多元,省法院退费7100多万元,同比增加20%。
为配合网上立案的运行,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及部分基层法院建成了“24小时法院”,全天候为当事人提供自助服务。当事人可在任何时间,通过“24小时法院”内的自助立案一体机、案件查询一体机、文书查阅打印一体机等各类自助服务终端设备,实现自助办理立案、上诉、申诉、交费退费、材料提交、流程追踪、、送达确认、法官预约、庭审查询等20多种自助诉讼服务,实现除开庭外绝大部分诉讼业务“自助办”“一键办”。去年当事人通过“24小时法院”立案104件,查询161次,通过智能访客终端自助登记7206名来访人员。
不仅如此,山东法院还推出了“山东微法院”和“掌上法院”,通过移动网络设施微法院服务终端和掌上法院APP,可以实现从立案到执行全流程在线流转和诉讼服务移动办理。只要打开“山东微法院”小程序,可见“我要立案”“我的案件”“手机缴费”“网上送达”“风险评估”等栏目,认证后即可办理相关业务。
“我们还开通了网上申诉信访平台,实行院庭(处)长轮流接访、首接负责制度,加强信访源头治理,接待申诉来访下降24.1%。”山东省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智慧法院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张甲天介绍说,当事人可直接登录该平台网上进行信访登记,反映信访问题、或预约法官视频接访。法官可以直接在网上收取申诉信访材料、网上办理、网上答复。同时,当事人只要在申诉信访平台登记一次,平台即可同步获得当事人的所有案件资料,无需当事人反复向各级法院重复提交。
记者了解到,自2014年以来,山东省法院建立开通了远程视频接访系统,实现了全省三级法院与最高法院的互联互通。通过远程视频方式,让上访群众在一审法院向中级法院、高级法院或者最高法院反映诉求时,法官通过视频对其进行释法解惑,变走访为网络视频接访,实现引导息诉服判、加强审判监督的目标。
“立足于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日益增长的新需求,我们将加快加速推进全省智慧法院建设。”张甲天表示,以增强群众和法官的获得感为目标,山东法院将进一步加快推进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和深度应用,构建内外网相联、线上线下互动的案件全系统,实现办公、办案相联,信息充分集成,形成审判执行大数据,为司法便民服务,为司法实践服务。